江苏爱舍伦医疗科技集团(以下简称“爱舍伦)的北交所IPO之路实盘股票配资网站,像极了一出精心排练的荒诞剧:主角顶着“医疗器械出口商”的光环,剧本里却写满了“代工躺平”“研发摆烂”和“客户绑架”的烂俗桥段。若仔细翻看招股书,这家公司的风险因子密集得能织成一张破渔网,漏掉任何一条都足以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客户依赖?不,这是“七成身家系于一人”
爱舍伦的生意,本质上是一场豪赌——赌美国医疗巨头Medline集团永不变心。2021年至2023年,公司对Medline的销售收入占比从65.23%飙升至73.08%,前五大客户合计贡献86.27%的营收。这种“把鸡蛋全塞进一个篮子”的商业模式,连同行都看得心惊肉跳:同期振德医疗、奥美医疗等竞争对手的前五大客户占比均值仅44.71%,而爱舍伦的“孤注一掷”堪称行业奇观。
更讽刺的是,为了讨好这位“金主爸爸”,爱舍伦不惜自砍利润。2022年境外毛利率仅20.35%,比境内32.04%低出一大截,理由竟是“为争取订单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卑微至此,难怪Medline的应收账款2024年一口气暴涨1530万元,而公司期后回款比例却从100%暴跌至86.10%——欠钱的才是大爷。
研发投入?不如高管年终奖!
在医疗行业拼技术,爱舍伦却活成了“铁公鸡”。2021年研发费用仅79.16万元,占营收0.14%,2023年勉强涨到490.93万元(0.85%),不足同行均值3.24%的零头。振德医疗一年研发支出超1亿,爱舍伦三年研发总和甚至不够发高管工资——同期董事监事们年薪合计超1600万元,研发投入还不到其三分之一。
专利更是寒酸:54项专利中仅2项发明专利,全靠外购充门面。研发人员?2023年10人,占员工总数0.83%,而同行普遍超8%。公司辩称“发展阶段不同”,可这“阶段”一拖就是五年,营收始终卡在5.7亿原地踏步,净利润却从9987万缩水到6695万。技术护城河?怕是连条水沟都没挖。
财务魔术:预付款暴增340%,营收却“躺平”
2023年,爱舍伦的预付款项同比暴涨340%至1471万元,营业成本却只微增2%。更诡异的是,近90%预付款流向五大供应商,其中榜首Suzano International Trade Gmbh竟在2024年6月“已终止营业”。一家神秘注销的贸易公司,却能收走巨额预付款,这出戏码堪比“钱扔进黑洞”。
现金流同样魔幻:2023年货币资金7951万,短期借款却高达1.1亿;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7157万,不到短期借款1.19亿的六成。穷到揭不开锅,却不忘在IPO前突击分红8000万——这波“掏空家底式分红”,实控人张勇(持股88.69%)怕是最大赢家。
募投项目:画饼充饥,还是埋雷自爆?
公司计划募资3亿扩建产业园,号称达产后新增灭菌服务12万立方米、医用敷料4800万包。可现实呢?主力产品医用护理垫产能利用率从135%跌至95%,手术衣从142%腰斩至86%。现有产能都吃不饱,却要借钱扩产,新增折旧4800万/年——怕不是想用股民的钱给“空中楼阁”买单。
实控人“独裁”:88%股权下的提线木偶
张勇通过层层持股控制公司88.69%股权,兼任董事长总经理,完美诠释“我的地盘我做主”。股东会?董事会?不过是走过场的橡皮图章。更荒诞的是,公司成立初期的股权竟由张勇母亲代持,理由竟是“节省办理工商手续时间”。家族作坊式的治理,配上“一言堂”的股权结构,中小股东权益?那得看张老板心情。
商业模式:代工巨婴,命悬一线
大客户寄生:超90%收入靠外销,Medline集团独占七成订单,议价权薄弱,毛利率受压。
伪研发真代工:OEM/ODM模式占比超95%,专利靠买,技术靠仿,生产靠低价劳动力(泰国工厂)。
现金流拆东墙补西墙:短期借款覆盖流动性,预付款异常暴增,分红却大手大脚。
竞争优势?不,是“风险优势”
客户集中度“冠军”:86%营收押注五大客户,同行均值仅45%。
研发投入“行业地板”:0.85%费用率垫底,十年研发不如竞品一年零头。
实控人“绝对控盘”:88%股权+关键职位,公司治理形同虚设。
爱舍伦的IPO,像极了给破船刷漆出海。当潮水退去实盘股票配资网站,裸泳者终将现形——只是不知韭菜们是否备好了救生衣。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最新股票配资平台_在线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官方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