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公司复宏汉霖因上市首日挪用 1.17 亿美元 IPO 募资投资且信息披露滞后,遭港交所谴责配资网络配资炒股,4.77 亿元人民币投资款尚未收回。
在资本市场的复杂棋局中,每一步决策都关乎企业的命运与投资者的利益。近期,港股市场上的复宏汉霖(02696.HK)因一起 IPO 募资挪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其背后涉及的合规问题、资金流向以及公司治理的漏洞,值得深入剖析。
港交所作出纪律处分:复宏汉霖遭谴责,前CEO被要求合规培训
2025 年 9 月 2 日,一则来自港交所的纪律行动声明,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资本市场激起千层浪。复宏汉霖被香港联交所公开谴责,其前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刘世高也受到批评。不仅如此,刘世高被要求完成 26 小时有关监管和法律议题以及《上市规则》合规事宜的培训,否则无法再获委任为任何联交所上市公司董事。这一严厉处罚,无疑给复宏汉霖及相关责任人敲响了沉重的警钟,也向市场传递出港交所维护市场秩序、严格监管的坚定决心。
上市首日即偏离募资用途:1.17亿美元IPO资金投向未披露领域
时间回溯至 2019 年 9 月 25 日,复宏汉霖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净额达 31.47 亿港元(约 4.03 亿美元)。这本应是公司发展的新起点,然而,上市首日便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操作。时任公司首席财务官张子栋代表公司签署了一份投资管理协议,委聘尚乘环球市场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奥翱骜集团(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为资产管理人、代理人及受托人,将高达 1.17 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投资。这笔资金占首次公开招股所得款项的 29%,且全部来源于 IPO 募集资金。更令人诧异的是,该投资用途与招股章程中所披露的拟定用途大相径庭。招股书明确表示,募集款项主要用于核心产品、候选生物类似药及生物创新药的临床试验、监管备案及注册,以及开发肿瘤免疫联合疗法等,仅有 10% 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如此巨大的资金偏离既定轨道,为后续的风波埋下了伏笔。
前高管决策存漏洞:未审协议、未提董事会,履职失职引追责
在这一事件中,刘世高的角色备受关注。张子栋向其提议订立投资管理协议后,刘世高虽未参与协议的磋商及签署过程,甚至未曾看过协议内容,但在上市后第二天,便批准向尚乘环球支付首两年的管理费 350 万美元(每年支付所投资金额的 1.5%)。刘世高在批准付款前,虽从张子栋处了解到一些信息,如尚乘环球是香港持牌金融机构、公司可在协议生效期内赎回部分投资、管理费符合市场惯例、公司有闲置资金可投资且投资性质为高流动性及低风险等,但这些信息未能促使他履行应尽的董事责任。港交所指出,刘世高在批准管理费前,未审查投资管理协议,未了解协议性质及各方权利义务,未将协议提交董事会审议,也未促使公司咨询合规顾问。这些失职行为,使得公司在违规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合规形象与投资者的信任。
投资资金回收遇阻:4.77亿元人民币未收回,已全额计提减值
尚乘环球在获得委托后,将该笔款项全部用于认购债券,随后又购买了由若干私人实体发行的承兑票据。从复宏汉霖 2023 年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截至 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财政年度,公司从尚乘环球收回 3064 万美元,2023 财政年度再收回 2000 万美元。然而,截至 2024 年末,账面上仍有 6636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77 亿元)的 “应收尚乘款项” 未能收回,公司已对此全额计提减值拨备。这意味着,这笔投资不仅未能实现预期收益,反而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损失,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蒙上了一层阴影。
信息披露严重滞后:关键协议3年后才公开,违反内控要求
除了资金挪用和投资亏损问题,复宏汉霖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投资管理协议作为一项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交易,理应在招股章程或其他上市文件中进行披露,以帮助投资者准确评估公司的业务及财务状况。然而,公司不仅在招股章程等文件中未提及该协议,在 2019 及 2020 两个财政年度的年报中,也未披露投资管理协议涉及的金额及其影响。直到 2022 财政年度业绩刊发时,才首次披露该协议,且在此过程中,公司未就投资管理协议或变更 IPO 所得款项用途咨询合规顾问。这种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不完整,严重违反了相关内部监控政策,剥夺了投资者的知情权,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公司的质疑。
高层变动频繁引担忧:5年间3任CEO、4任CFO,管理稳定性存疑
近年来,复宏汉霖内部人事变动频繁,这或许与此次事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该事件的刘世高、张子栋二人早已离任,刘世高因个人工作重心调整于 2020 年 9 月 30 日辞任,张子栋因个人发展原因于同年 12 月 24 日辞任。自 2019 年以来,公司历经了 3 位 CEO 以及 4 位 CFO。如此频繁的高层变动,反映出公司内部管理的不稳定,也可能对公司的战略决策、业务发展以及合规运营产生负面影响。频繁的人事更替可能导致公司政策缺乏连贯性,管理出现混乱,进而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复宏汉霖此次因挪用 IPO 募资投资事件遭受港交所谴责,暴露出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董事履职等多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这不仅给公司自身带来了股价波动、资金损失、声誉受损等诸多负面影响,也为资本市场上的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在资本市场中,合规运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任何试图挑战规则、忽视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最终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未来,复宏汉霖能否痛定思痛,加强内部治理,完善合规体系,重新赢得投资者的信任,我们拭目以待。
(提醒:内容来自:复宏汉霖公告、部分信息来自新京报、及过往公开新闻报道。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尾声:
“ 闫凯境在2025经销商大会按下的暂停键,是赤水河边少帅突围的第一桨——对岸的曙光配资网络配资炒股,尚在湍流深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最新股票配资平台_在线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官方平台观点